質量管理體系注冊審核員考題-質量管理領域專業知識復習題參閱
1.通過在被關注特性與潛在影響因素之間建立模型來研究其相互之間因果關系的統計技術稱為( )。
A.實驗設計
B.假設檢驗
C.測量分析
D.回歸分析
2.計點控制圖的統計基礎是( )。
A.抽樣
B.正態分布
C.泊松分布
D.百分比
3.當數據是(產品或過程的)可度量的變量,且處于統計控制狀態時,過程的固有變異以過程的“離散程度”表示,并通常以過程分布的( )來測量。
A.兩倍標準差
B.三倍標準差
C.四倍標準差
D.六倍標準差
4.按檢驗特性值的屬性可以分為計量抽樣檢驗和( )抽樣檢驗。
A.計點
B.計件
C.計數
D.序貫
5.根據被檢樣本中的不合格產品數,推斷整批產品的接收與否,這屬于( )檢驗。
A.計件抽樣
B.計點抽樣
C.計數抽樣
D.計量抽樣
6.在對鑄件進行檢驗時,根據樣本中包含的不合格鑄件數和根據樣本中包含的不合格砂眼數判斷該批產品是否接收的判定方式屬于( )檢驗。
A.計點和計量
B.計件和計點
C.計數和計量
D.計數和序貫
7.( )是研究成對出現的兩組數據之間關系的圖示技術,幫助分析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A.直方圖
B.散布圖
C.趨勢圖
D.排列圖
8.( )是用一系列等寬不等高的長方形不間斷地排列在一起的圖形,用以描繪所關心的特性值的分布。
A.直方圖
B.散布圖
C.趨勢圖
D.排列圖
9.用于分析過程不合格品率波動狀況的圖形是( )。
A.X-R控制圖
B.C控制圖
C.U 控制圖
D.P控制圖
10.不是用圖示技術描述的描述性統計是:( )。
A.直方圖
B.散布圖
C.因果圖
D.排列圖
11.趨勢圖的主要作用是( )。
A.概括并表示定量數據
B.通過一段時間內所關心的特性形成的圖來觀察其隨著時間變化的表現
C.直觀地反映質量特性隨著時間變化的趨勢與走向,為決策提供依據
D.可以發現兩組數據之間是相關或不相關的
12.SPC圖也稱為“控制圖”,其主要作用是用來( )。
A.評價過程的變異
B.評價過程的穩定性
C.評價過程的變化趨勢
D.以上全部
13.Cp是過程能力指數, Cpk是實際過程能力指數,以下( )是正確的。
A.Cp> Cpk
B.Cp< Cpk
C.Cp≤ Cpk
D.Cp≥Cpk
14.某產品加工過程的CpL=1.11,CpU=0.67,則其CpK是( )。
A.0.89
B.1.11
C.0.67
D.1.78
15.當( )時,表示過程能力不足,技術管理能力已很差,應采取措施立即改善。
A.1.33≤Cp<1.67
B.1.00≤Cp<1.33
C.0.67≤Cp<1.00
D.Cp<0.67
16.GB/T2828.1標準中接受質量極限AQL指的是( )。
A.批質量
B.過程平均質量
C.樣本的質量
D.總體的質量
17.GB/T 2828.1標準主要適用于( )的檢查。
A.孤立批
B.連續批
C.生產過程穩定性檢驗
D.產品檢驗非破壞性
18.GB/T 2828.1中規定了( )三種抽樣方案類型。
A.一次,二次,三次
B.一次,二次,四次
C.一次,二次,五次
D.一次,三次,五次
19.多次抽樣方案的優點是( )。
A.管理要求簡單
B.總檢驗費用高
C.對檢驗管理要求高
D.每批平均檢驗個數多
20.GB/T 2828.1檢驗水平中的特殊檢驗水平一般用于( )的檢驗。
A.破壞性或費用低
B.非破壞性或費用低
C.破壞性或費用高
D.非破壞性或費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