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產品認證發展建議
瀏覽量:186發表時間:2015-02-14 00:00:00
(一)進一步拓展認證產品種類,提高綠色認證的覆蓋面
目前,我國的綠色產品認證僅包含綠色產品認證(認證活動一)和綠色建材產品、快遞包裝和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認證活動二)四大類,涉及的產品側重于建材產品、電器電子產品和少量生活消費相關產品(如紡織產品、洗滌用品和紙與紙制品),在國民經濟、工業制造體系與消費品體系中所占的比例還相對較小,導致當前綠色產品認證結果受眾范圍相對狹窄,尚未形成社會普遍的關注、認知與采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綠色產品認證的社會影響力。因為所有的工業產品、農產品與服務產品均涉及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問題,而依據綠色產品與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的評價體系框架,絕大部分產品均可且應該開展綠色性能評價活動,所以建議進一步拓展綠色產品認證的種類,全面編制相關產品標準編制工作,統合目前的節能、節水、低碳、環保、循環、有機等評價項目,構建覆蓋全領域、各行業、全鏈條的中國綠色產品認證評價體系,從而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二)進一步加強機構能力建設,確保認證服務的質量
綠色產品認證是一個綜合的認證評價體系,不僅需要按傳統“第五種認證模式”開展產品認證評價工作,而且認證要求中含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等管理體系評價要求,也包含產品碳足跡、環境產品聲明(EPD)等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的技術服務類別,這就對認證機構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認證機構具備更為完整的認證資質范圍,而且對機構從事認證評價與流程管理的人員要更加全面與專業,此外,認證機構需要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與個性化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技術解決方案。因此,建議認證機構抓住發展綠色產品認證的良機,全方位提供自身的能力,補齊短板,實現認證服務供給側的提檔升級。
(三)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力度,保障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機構數量的增加,綠色產品認證行業也漸有“內卷”趨勢。個別機構為追逐短期利益,降低認證標準、減少認證環節、縮短審核時間,甚至為了搶跑市場而不收認證費用,直接頒發認證證書,極大地擾亂了正常的綠色產品認證市場秩序,也給了不良商場以可乘之機,嚴重影響了認證制度的公正性與可信度,直接危及綠色產品認證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基于大數據手段和社會媒體渠道,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的管理制度,加大對于違規、違法行為的震懾力度,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不斷提升社會各界對于綠色產品認證制度與認證結果的信任度。
下一篇:中國綠色產品認證政策采信與發展現狀 上一篇:沒有了